热门收索: 秋拍 艺术品 收藏 拍卖

书画的魅力

来源:专题 作者:书画报道网

 

一幅好的书法作品,悬挂在房间里,久看不厌,而且越看越有味道。其魅力何来?这恐怕难以用一个"美"字了得。笔者认为其魅力来自三个方面:一是精神的魅力;二是书艺的魅力;三是造化的魅力。

 

常言"书法通神",这个"神"当然不是六合之外并不存在的神仙,而是指神气,精神。古人云:"字如其人","书为心画"。当书家作书时,全神灌注,将全部的精神、情感流泻于笔端,使生动的思绪和感情凝固在作品中,这作品就包含了生命力。思想越深刻,感情越丰富,其生命力就越强,生命力越强的作品,就越具有摄人魂魄的力量。

 

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,上千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醉倒,不断探索,当前国内外广大书法爱好者更掀起学习和收藏书法的热潮,为了更好地把中国书法艺术介绍给大家,在这里简要介绍中国书法的类别和欣赏的有关问题,让观众初步懂得中国书法的源流及其特点,懂得如何欣赏,增强对中华国粹的认识。

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,有书圣之称。他的书风用笔细腻,结构多变。正书势巧形密,行书遒劲自然,因而有“书圣”美誉。电影《笔中情》,就是以王羲之的故事为背景。唐代的薛稷,临习精勤,遂以善书名世。唐玄宗李隆基,唐玄宗工隶书、行书,传世的碑刻《庆唐观纪圣铭》和行书《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》等一直闻名于世。

画,是可以展示一个时代、一个历史时期,留给人痛苦与欢乐的精灵。王蒙的《秋山草堂图》,神笔画出了高山崇岭,茂树清淡,水际荻花萧瑟,堂内隐者怡然自得。把江南自然的湿润,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了人们。张择端的不朽杰作《清明上河图》,妙笔细致地描绘了市俗生活,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。让人在画中就能感受到国泰民安的景象,给人们带来一种尽享太平盛世的感觉。张渥的《雪夜访戴图》,神功的笔力,把王徽之在雪夜访友时的严寒的气象,维妙维肖地勾画出来。人物的精神面貌,河岸古树枝干的虬劲,现实般地展现给赏画的人们。

 

古人的画卷,为我们把久远的历史再现,让我们在《史记》一样的历史书中的文字里,配上这些画卷,更加清晰地了解的回顾历史。让我们在一阵传说的无拘无束的荒原野风里,从历史的回眸中,走到现实中来。

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经典,需要传承和发扬,这次学院师生与书画家的近距离交流,让我们感受到书画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关爱,感受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,同时,展览也提升了师生的艺术鉴赏水平、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。正如张澎教授的结束语:让我们胸怀大雅,拾阶共进!

 

书画的意义

 

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宝贵财富,在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 一个文明和谐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具有先进文化。中国书画是具有强烈民族性的先进文化艺术。如何让中国书画融入百姓生活之中,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,提高

文化道德修养,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氛围,从思想深处激发起爱国爱民的激情,举办展览是重要的途径。不断地举办书画展览或其他的文化艺术展览,很有必要:

 

具体来说,书画展览具有以下几点意义:

 

第一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弘扬中国文化精神。大量观众进入展厅,使群众的业余生活不再单调枯燥。在一些大城市几乎是月月有展览,周周有文化,看展成了一部分人的必需。而文化艺术品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,却是在弘扬着中国文化的精神。

 

第二,扩大书画家之间的交流,为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提供了最大的便捷。书画艺术者交流的渠道很多,而画家本人在展厅看展览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高,他可以看到很多画家的创作水平,从中学习到长处,吸取营养,丰富自己。

 

三、以书画培训为平台,营造社会和谐文化氛围。

 

一个社会的和谐,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,因此,和谐文化以教育人、引导人、鼓舞人、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人们享受教育的机会也逐渐多了起来,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丰富,书画艺术作为高雅的艺术越来越得到群众的喜爱和推崇,也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。就平湖而言,1991年市政府拨款建立了陆维钊书画院,内设书画沙龙和青少年书画培训中心,作为青少年和成人学习、观摩书画艺术的场所。十多年内,又相继建成了吴一峰艺术馆、李叔同纪念馆。三个专业艺术馆坚持书画艺术服务社会、服务大众的宗旨,以培养艺术人才、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发展方向,利用馆内现有的设施和人才优势,加强与各类书画大学和社会团体合作,关注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。同时,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艺术素质教育,通过开设美术班和书法班,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艺术教育和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,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,对构建和谐社会、建设和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 

四、以书画展览为平台,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。

 

发展群众文化事业,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决策。书画展览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活动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。为更好地展示平湖丰富的文化底蕴,让老百姓欣赏书画艺术作品,我市文化部门精心组织并策划,利用节庆及市内各项重大活动为契机,组织本市的书画艺术家及爱好者在陆维钊书画院等地举行作品展览,每年达七八十次。同时,还诚邀国内书画艺术家写书作画、讲座,对拓宽、促进全市书画水平的提高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平时,人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博物馆和艺术馆,欣赏人类智慧的结晶,在享受观赏乐趣的同时从中增长见识,拓宽眼界,提高审美、陶冶性情,从中感受到人与大自然和艺术的美,使人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。
 

收藏书画
 

中国古代书画的传统源远流长,流传至今的书画真迹,璀璨动人,这些光彩夺目的天才艺术创造,是中国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的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之瑰宝

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原始人类为了装扮自己,就采集漂亮的贝壳、磨制出精美的玉器,将它们佩带在身上。战国著名哲学家惠施,藏书达五车之多,在当时可谓是大藏书家。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,他并收天下碑帖,在书法界传为美谈。宋代大画家米芾爱石如痴,有一次他得到一块“端石砚山”,竟接连三天抱着此石入睡,时人便称他为“石癫”。清代雍正、乾隆皇帝,崇尚汉族文化,不仅自己舞文弄墨,而且嗜古成性,广为收集民间的珍宝,把它们秘藏于故宫。

 

收藏活动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,成为当今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,除了国泰民安的背景环境外,这是与收藏活动的自身魅力分不开的。

书画收藏热是民富国安的象征。改革开放后,书画家的作品开始进入市场,当时人们热衷收藏的,往往是一些比较“甜”的书画,尽管题材俗气,格调欠高,但只要画面华贵,寓意吉祥,就有人愿意购买。从严格意义上讲,这个时期的收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,因为买画的人多数是为了家庭装饰而不是收藏。记得当时长于画牡丹、画红梅、画鱼、画12生肖的画家容易走红。那个时期还是按计划出书的年代,我记得和陈逸飞等人一起外出写生创作的一批水粉、水彩画,当时被列入出版计划,出版社另给我出版了个人画集,但这些作品在国内市场几乎无人问津。

 

在市场接受多元艺术流派、艺术风格的同时,媚俗的作品逐渐被市场冷落。在我熟知的画家圈子里,真可谓“潮起潮落”,有人的作品持续受热捧,越捧越热,有人的作品早期受热捧但后期遭冷落,而有的画家前期“门庭冷清”,后期“门庭若市”。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一些画家倾心创作的、能够代表画家水平的作品,藏家纷纷抢购。

 

在这个发展过程的后期,书画收藏也从“慕名”而来,盲从跟进,逐渐走向理性收藏。一批本来名气不大,但确有艺术创新能力的实力派画家被市场挖掘出来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。市场对于艺术价值的肯定,既为富有艺术创新的书画家带来了经济实惠,也对他们的艺术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反过来又激励他们向更高的艺术目标迈进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书画收藏的进步,也促进了书画艺术的进步。

友情链接: 中国美术馆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
设为首页 | 法律声明 | 招贤纳士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收藏本站

书画报道网 主编信箱:1745606666@qq.com 电话:010-87286163
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:鲁ICP备16003666号-1

版权所有:书画报道网 Copyright 2000-2017 shuhuabaoda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