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金寨农民的艺术人生
来源:江苏频道 作者:李艾军
在金寨县古碑镇,有一位叫汪山峰的中年人,得益于这方灵山秀水的熏陶和
深厚文化底蕴的浸润,
二十年,凭着对生活挚爱,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痴迷,用古拙的树根创作出颇
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根艺、剪纸、根艺国画和画面石作品。
认识汪山峰是在一次根艺奇石盆景兰花协会的颁奖仪式上,
给人的印象是憨憨的话不多。
周末我去马鬃岭,下午回来决定绕道去看看他的《艺术斋》,
我们看到整个套间里里外外都堆满了他的作品!
汪山峰自幼喜爱美术,尤其是绘画,高中即将毕业那年,父母都相继去逝,
使他无缘走进大学殿堂,在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里,
他为了生存奔波劳累于他乡,心身的疲惫没心思去谈艺术。
从他的根艺造型让我们看到,他对根艺有独到的见解,总结出了
一一《艺术无止境,自然有神奇》
他说:“这一棵棵的灵性树根,让我呆板的头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,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。”
我觉的这件作品可以与中国汉代《说唱俑》相媲美,
它集结《说唱俑》夸张、诙谐、幽默的特点!
其造型不尽让我想起挪威画家爱德华·蒙克1893年的作品一一《呐喊》又名称《尖叫》。
当我们将三幅作品叠加在一起,更显根艺的张力!
根艺的原材料树根,蔸桩,虽然山区俯拾皆是,但要寻到一件称心如意的树根
也非易事,需慧眼,灵脑,巧手。
二十年来他足迹踏遍了大别山的山山岭岭。寻觅的根艺蔸桩,
有千百斤重的庞然大物,也有置于掌上的袖珍小件。
对苦心寻来的树根还要用心去读。怎样认识树根,理解树根,同样需要时间和精力。
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根艺还是图案石,似乎对《舞》情有独钟,总能体现舞者的灵动!
剪纸发源于商朝时期,剪纸需要具有板画和国画基础,
汪山峰刚开始剪各种婚嫁喜庆方面的喜字,
然后研究生活方面的,直到剪花鸟和人物。
用红纸黑纸青兰纸剪出栩栩如生一幅又一幅的作品。
对寻觅来的树根,如何将它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,也就是说将吾心与自然相融,他强调追求自然。
并总结了:源于自然,取于自然,展示自然,欣赏自然,更加自然,变废为宝。
与其说剪纸是他的一绝,将废弃的树皮变废为宝与书法融入一体堪称又一绝!
二十年来他不断的探索着实践着。也正是凭着这份执着,创作一幅又一幅的作品。他说“大自然就是我的老师,
给了我无尽启迪,让我有限的知识找到了艺术的灵感!”
“我是农民,我更爱艺术!”
“我寻根,不忘根!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