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收索: 秋拍 艺术品 收藏 拍卖

一叶一世界,一画一辈子-叶画艺术创始人刘义桥

来源:书画报道网 作者:叶先亮




春有百花秋有叶。赏叶之外,你可曾想过,叶片其实也是天然的、极佳的“画布”。
 




为了把一片叶子变成可卷可舒、可涂可抹、如绸如缎的“画布”,他用一双铁脚走遍国内外遍寻叶,


千姿百态的叶子塞满屋。
再挥毫细点慢染,花鸟虫鱼兽禽、小桥流水人家、高山大漠人物……无不一一入画,


跟叶片的纹
理、脉络浑然一体。

 




   他叫刘义桥,武汉叶画大师。两年前,义桥叶画被列入武汉市第5批非遗名录。枯叶逢春,他又




行走在传承之路上。
12月6日,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刘义桥位于汉口的叶画工作室,倾听他与叶子的不解之缘。





 
刘义桥作
“叶问”:踏破铁鞋觅叶

 






  前不久,浙江出现了一个“芭蕉小王子”——老师要求学生在树叶上写刚学的汉语拼音,一个小男




孩的爸爸就让他扛着一片硕大芭蕉叶去学校,虽然作业叶子很快卷边、破损,全国网友们都善意地笑了。




也许这位爸爸不知,芭蕉叶经过处理是上好的载体,可书可画,画叶合一,韵味独特。





20多年前,刘义桥就是这样一位踏破铁鞋四处寻叶的“叶痴”。







刘义桥







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刘义桥,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,十来岁专门拜师学画。下过乡,当过兵,干




过警察和记者,走哪画笔不离。

 






1994年的一天,他看着片片落叶突发奇想:形状千姿百态,色彩变幻万千,纹理脉络清晰,要是




能做画该多好?一直在寻思突破现在绘画艺术的他,觉得眼前一亮。




“小时候见过父亲在叶片上写写画画。”他回忆说,“为了讨生活嘛,父亲会把一些叶片简单处理一下,


画只猫啊狗啊花啊朵啊,或写几句祝福语,卖给小伢当书签或装饰品,



我当时就觉得很美。”




跟父亲相比,刘义桥的“叶问”之路难得多。




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和国外,最后选定热带及亚热带的广东、广西、


西双版纳、海南及东南亚




地区,除了芭蕉、菩提,还有羊蹄甲、美人蕉、绿萝、水竹,“它们的叶片大,叶质佳,耐腐性强。”




有一年,他骑着摩托车一人去神农架寻叶,一不小心摔倒在荒郊野岭,


手指插进土里,中指断裂




三节,但他仍然继续前行。而为防止千辛万苦采回的叶片枯萎,



他有时一咬牙不顾囊中羞涩打“飞的”赶回武汉,



一下飞机就直奔家里,开始消毒保鲜……






“叶缘”:每片树叶都是画






成千上万的叶片,被刘义桥和夫人宝贝似地堆积在家中,以至于家里成了“沼泽地”,叶片的腐败




之味挥之难去,一时间朋友都不愿登门来玩了。







新鲜叶片无法做画,简单阴干整平无法保存,中间有叶梗就不能收卷;一片两片,十片百片;一





年两年,三年五年……两人一边辛苦寻叶,一边摸索叶片的制作技法。




     


   经过5年不断改良,他们终于研究出包括防腐、防霉、防干、防裂、修形剪补、


扯皮拉筋等20





多道程序。从此,叶画得以随意弯曲,制成卷轴。





采访时,他拿出一片尚未制成卷轴的芭蕉叶画让我们随便摸,自豪之情溢于言表:


“是不是滑如



丝、柔如缎?





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,每一片树叶都是有生命的。在刘义桥眼里,制作成功后的叶片形色




万千,饱满自然神韵,本身就是一幅画,特别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:“你们看,从内容上可以借助叶子的形状、



色彩、纹理、经脉、褶皱、破损来依势作画;从技法上可以融合各种绘画手法,



不管是国画、油画、水彩、水粉、工




笔、素描、漫画……”





在他家中,至今珍藏着一幅绿萝叶片制成的作品《女娲补天》,不卖不送。







“它的纹理太特别了,我整整盯着看了3个月,不敢轻易动笔。”最终,



刘义桥完美地运用了绿萝叶




的天然残破和叶脉纹理,让女娲顶天立地,手捧五彩石,立于天与




细观他的各类作品,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“叶中有画”、“画中有叶”。



比如,画小鸟站在树枝上,树




枝正是叶片脉络;画荷叶,上面的脉络与作画叶片脉络天衣无缝;





尤其是层峦叠嶂的层次,与叶片纹理更是浑然天成……






“叶魂”:一世界一辈子





自从第一幅叶画以2000元卖出去之后,刘义桥的叶画事业蒸蒸日上,



“义桥叶画”成为品牌,作品




获奖无数。他还通过陶瓷与叶画的结合,创造了叶瓷艺术并荣获国家专利。




从无人问津发展到诸多名人热捧珍藏,如今,他的叶画作品被誉为“绿色艺术”、“中国首创·世界一




绝”,身价过十万的比比皆是,有的甚至过百万。真可谓“一叶千金”哟







今年夏天,马云参观“义桥叶画“





聊到这里,比实际年纪要年轻许多的的刘义桥,微微一笑:“当初我放弃公职丢掉铁饭碗,



选择走




这条路,遭到很多不理解。天南海北找叶子,摸索叶片制作,也花了不少钱,



记得当时我把我妈妈的‘棺材本’都拿出来了……”他感恩他们的支持。




前年,义桥叶画被列入我市第5批非遗名录,成为武汉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,


他也有了徒弟



和接班人。

     



去年,刘义桥在武汉市第一聋校设立“刘义桥叶画传承学校”,坚持每周给孩子们上至少一节




课。“帮助聋哑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。未来他们可以继续攻读大学,



也可以到我的工作室来就业,与我一起传承这门独特的非遗技艺。”



武汉市第一职校也开设了叶画课
程,由他授课。艺术需要传承。一边创作,一边跟手把手传帮带,刘义桥坦言,自从与武汉非遗公司签约后,作




品由其全部买断,自己再也不用担心销售和推广,“不仅有更多精力推陈出新,也有更多时间用来培养学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友情链接: 中国美术馆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
设为首页 | 法律声明 | 招贤纳士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收藏本站

书画报道网 主编信箱:1745606666@qq.com 电话:010-87286163
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:鲁ICP备16003666号-1

版权所有:书画报道网 Copyright 2000-2017 shuhuabaoda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