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芳——晓无涯原创第725篇︱适合的,才最好
来源:今日头条 作者:李艾军
昨天仿写了一篇江苏卷作文,朋友强烈建议再仿写一篇全国甲卷。关于《红楼梦》,到底是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小半载,爱却看不透,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体会和发现。对于这类题材,家长们总觉得有点太难为孩子。这么难!怎么写?
也许,我们不去怕它,仔细揣度出题者的用意,好像也不难发现一些我们熟悉的东西......
言归正传,我们先看试题内容:
《红楼梦》写到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时有一个情节,为元妃(贾元春)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,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。有人主张从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“有亭翼然”一句中,取“翼然”二字;贾政认为“此亭压水而成”,题名“还须偏于水”,主张从“泻出于两峰之间”中拈出一个“泻”字,有人即附和题为“泻玉”;贾宝玉则觉得用“沁芳”更为新雅,贾政点头默许。“沁芳”二字,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,不落俗套;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,蕴藉含蓄,思虑周全。
以上材料中,众人给扁额题名,或直接移用,或借鉴化用,或根据情境独创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。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,引发深入思考。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,写一篇文章。
通过阅读上面的题设内容,我们不难发现出题者是借《红楼梦》里的一个片断情节来隐喻他想表达的含义。当然,这个含义千人千解,就看读者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体会。
《醉翁亭记》里关于亭的描写固然很好,但那毕竟不是大观园里的亭,所以直接拿来未免显得生硬。贾政虽注意到此亭与彼亭的差别,却忽略了它背后蕴含的特殊意义。宝玉用词虽非出名篇,但却是结合了背景又表达了实景,无论表里都恰到好处。将“适合的,才最好”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......
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特别好,心里羡慕得不行,也希望自家孩子成为别人眼里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于是,向别人讨教育儿心得,鸡娃秘籍,不论合适与否,先生搬硬套再说!最后,娃没变成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倒是自己快成了“别人家的家长”。再好的精华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吸收,完全不假选择的拿来主义最终也许害人害己。
我是一个早起主义者,朋友看到我早上可以做好多事,觉得这样很好,也想效仿。于是,她完全按照我的作息时间表执行了一周。结果,再看到她,已经不是原本自信满满、神采飞扬的她。由于她强制让自己四点起床,身体虽然已经离床,脑袋却还在休眠,做什么事都迷迷糊糊如同梦游,所以早上也并未做成多少事;而白天工作,由于没有休息好,精神萎靡不振,原本驾轻就熟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得心应手;晚上想早点上床休息,孩子一会这个一会那个,就算真的躺倒,由于生物钟的惯性,一时半会也很难睡着。于是,经过一周的折磨,她终于明白:适合的,才最好。
随着国际社会对疫情态度的转变,大多数国家选择与病毒同存共处。而中国,始终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。自三月份上海疫情爆发以来,对于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,导致一些人产生了要效仿国外躺平的想法。我们暂且不论躺平到底好与不好!对于西方社会,他们的居住环境、人文特点、医疗配备,躺平也许是好的。而对于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,无论是居住环境、医疗配备都与西方的设置截然不同,这些硬件先放一边,光从中国人的孝道与情感,谁又能做到眼睁睁地看着咱们辛劳一生的父辈成为躺平的牺牲品?所以,综合下来,动态清零是适合中国国情最经济有效、最直接高效,又最有中国特色、最适合、最好的方法!一如贾宝玉的“沁芳”之于元妃省亲的大观园亭记。
我是晓无涯,写有温度的文字,讲有能量的故事